豆科-望江南與大花黃槐(繁花決明)

2012080220:43

 

最早只認識 望江南 這植物

99年.初次在公園看到結果的 大花黃槐

當下還以為是 望江南

後來在起低ㄟ大哥家

看到他po了大花黃槐的圖片

當下才發覺~~我似乎搞錯了

查了資料後 才知~原來另有 大花黃槐

來看一下二種植物吧

望江南
學名 Cassia occidentalis
蘇木科,決明屬,亞灌木狀一年生草本,原產熱帶美洲。

株高 0.8-1.5 公尺;
根黑色;莖直立,僅基部木質化,少分枝,近無毛;小枝綠色,帶紫褐色縱紋,草質,有稜。
大葉互生,偶數羽狀複葉,長約 20 公分;
小葉對生,4-5 對,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
長 4-9 公分,寬 2-3.5 公分,
頂端漸尖,基部近圓形,稍偏斜,全緣,膜質,有小緣毛;
頂生的 1 對小葉最大,且基部明顯偏斜;

葉面綠色,葉背顏色稍淡,兩面均無毛;
羽狀側脈 10-15 對,纖細,於葉背明顯;

葉柄長 3-5 公分,離基部約 2 公釐處有 1 枚大而帶褐色的圓錐形腺體;

小葉柄極短,長 1-1.5 公釐,揉之有腐敗氣味;

托葉卵狀披針形,長 4-6.5 公釐,頂端漸尖,膜質,早落;無小托葉。

莢果帶狀鐮形,長 10-13 公分,寬 8-9 公釐,稍彎曲,壓扁,沿縫線邊緣增厚,

熟時褐色,邊緣淡黃褐色,有尖頭,表面粗糙,疏生短柔毛,具橫向平行凹紋,

內面於種子之間有褐色的薄隔膜,有種子 30-40 顆;果梗長 1-1.5 公分;

種子卵形而扁,長 4-5 公釐,寬約 3-4 公釐,
熟時暗綠褐色,近中央微凹,稍尖的一端斜生黑褐色的種臍,

質地堅硬,無光澤,有胚乳。

花期四至八月,果期六至十月。

望江南原為詞牌名,用於本種意在隱喻其有明目之效,與江南之地並無關聯。

望江南性極強健,成長迅速,適合荒地美化或作綠肥,亦為粉蝶科幼蟲的食草。

繁殖可用播種法,春至初夏為適期。
種子發芽適溫攝氏 20-26 度,因種皮質地堅硬,播前宜先浸種 1-2 天軟化促芽,
播後覆土 1-2 公分,稍加鎮壓,澆水保持溼度,約經 1-2 週發芽成苗;
可直播,亦可先用育苗盤培植,苗高 3-4 公分時進行間苗,
苗高 7-8 公分時再選擇陰天進行移植;
因成株頗高大,種植間距宜保持 30-50 公分,不宜密植。
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,但以表土深厚、疏鬆肥沃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,排水務求良好。
屬陽性植物,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,日照 70-100% 之向陽處最理想。

定植前土壤混入適量有機肥料作基肥,日後生長較迅速;
春至秋季生長期每 1-2 個月薄施追肥一次,
各種有機肥料或三要素均可,孕蕾時比例提高磷、鉀肥可增進開花結果;
若自然生長已旺盛,就不需再刻意施肥。

屬淺根性,直播後未經移植者根系通常較強健,耐風性較佳;
經移植者根系通常復原較慢,耐風性較差,
經常地上部枝葉繁茂,地下根系卻未紮深穩固,遇大雨或強風容易傾斜或倒伏;
成長後期植株過高時,需適時培土壅根,防止傾斜或倒伏。

因栽培容易,成長迅速,通常多作為一年生草本種植,入冬長勢衰弱後即全區毀棄,翌年春季再重新播種育苗。

生育適溫攝氏 22-32 度。

以上內容摘錄自~台東洪記植物檔案

http://www.mrflora.com/bt_wangjiangnan.htm

另外 豆友 Lola Chen 提到 蛇滅門草
查了資料才知~指的就是 望江南
蛇滅門奇異的是,花開季節全株散發出一種濃郁的芬芳氣味,
人聞之頓覺清爽異常,但毒蛇聞之逃之天天。
在每年毒蛇活動的頻繁季節,也就是6-10月份,
此季若摘些蛇滅門花枝和葉片放於毒蛇的身旁,就會發現其即刻亡命而逃。

http://www.2home.com.tw/bbs/viewthread.php?tid=7916

 

亞灌木狀草本,高1~2公尺,全株光滑無毛
偶數羽狀複葉;小葉3~6對,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,有令人不快之氣味;托葉早落性;

4~9月間開花,總狀花序作繖房狀排列;
花黃色,5瓣,雄蕊10枚,但其中3枚退化;

莢果扁平狀線形,長約10公分,內藏種子25~40粒。

有毒部位: 根及生鮮的花和莢果有毒。
中毒症狀: 食用生鮮或未煮熟的花枝或果枝,會造成昏迷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肝腫大、心跳加快等,嚴重時甚至死亡。

http://www.htps.tn.edu.tw/plant/legu/legu4/legu4-3.htm

5月份結果



葉柄長 3-5 公分,離基部約 2 公釐處有 1 枚大而帶褐色的圓錐形腺體

小花都拍不清楚

下圖是多年前拍的

 附近發現的~~應該是 望江南小苗

望江南果實種子圖

有一堆白白屑屑~~不知是啥東東

謝謝格友綠奶茶告知

望江南有一些白屑屑.應該是種子外表有一層膜保護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flora-131313/article?mid=4675&prev=4682&next=4668&l=f&fid=43

 

 

大花黃槐
學名 Cassia floribunda
異名 Cassia laevigata
英文名 Peanut-butter Cassia
別名尖葉黃槐、繁花決明、光葉決明。

蘇木科,決明屬,直立落葉至半落葉灌木,原產熱帶美洲。
株高 1-2 公尺,全株光滑無毛,上部枝條有時革質。
一回偶數羽狀複葉,互生,葉長約 15 公分;

在每對小葉間的葉軸上均有 1 枚腺體,腺體圓形至線形;
小葉 3-4對,平展,對生,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
長 5-8 公分,寬 2.5-3.5 公分,頂端漸尖,基部楔形或狹楔形,有時偏斜,
全緣,革質;兩面均平滑無毛,
葉面濃綠色,葉背粉白色,有細洼點,上面有乳凸;
羽狀側脈 8-10 對,纖細,兩面稍凸起;
小葉柄短,長僅 2-3 公釐;
托葉線形,早落;無小托葉。

莢果圓柱形,長 5-7 公分,果瓣稍帶革質,無毛,有光澤,內面於種子間有橫隔,
成熟時多少壓扁,2 瓣開裂;種子多數,卵形,褐色,有光澤,有胚乳。
花期春季至初夏,果期夏季。

台灣常見黃槐有三:
1.黃槐(C. surattensis)
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 5-7 公尺;
葉色全綠;葉脈不甚明顯;
在葉軸最下方的 2 或 3 對小葉之間和葉柄上部有綠色棍棒狀腺體 2-3 枚;
小葉 7-9 對,平展,葉端鈍或微凹;雄蕊 10 枚,全部能育,不等長,
最下的 2-3 枚花絲偏長且上曲;
莢果扁平,帶狀,長 7-10 公分,頂端具細長的喙;
花果期幾全年,夏至秋季最盛。

2.金葉黃槐(C. bicapsularis)
別名金邊黃槐、雙莢槐、雙莢決明、臘腸仔樹,

為直立落葉灌木,株高可達 1.2 公尺;
葉片綠色,葉緣鑲金黃色細邊;葉面之中肋與羽狀側脈色白而明顯;
在葉軸最下方的一對小葉間有黑褐色線形而鈍頭的腺體 1 枚;
小葉 3-4 對,葉端鈍或短突尖;雄蕊 10 枚,其中 7 枚能育,3 枚退化而無花藥,
能育雄蕊中有 3 枚特大,高出於花瓣;
莢果圓柱狀,膜質,直或微曲,長 13-17 公分;
花期秋至冬季,果期冬季至翌年早春。

3.大花黃槐(C. floribunda)
 
大花黃槐~~繁殖可用播種法,春至夏季為適期。
種子發芽適溫攝氏 22-30 度,果莢乾熟後取出種子,即採即播發芽率佳,高達 80% 以上;
播種前種子宜用熱水浸泡 5 分鐘,播種後澆水保持溼度,約經 7-14 天發芽;
成苗後生長迅速,1 年後即可長至 2 公尺高。

金葉黃槐除播種外,亦可扦插育苗,春季剪枝扦插,當年秋末即能開花。

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,但以表土深厚、疏鬆肥沃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,排水務求良好。

栽培處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,日照 70-100% 最理想。

春至秋季生長期每 1-2 個月追肥一次,各種有機肥料或三要素均可。
萌芽力強,耐修剪,冬末至早春修剪整枝一次,
剪除老枝、病枝、枯枝、弱枝及過多枝條,以利次年生長;
植株老化需強剪,將上部大半枝條剪除,促進枝葉新生,使開花更繁盛。

淺根性,直播後未經移植者根系較強健,耐風性較強;
經移植者根系復原較慢,耐風性變差,經常地上部枝葉繁茂,地下根系卻未紮深穩固,
遇大雨、強風容易傾斜或倒伏。

栽培處最好選擇避風處,若種植於空曠地,應長期設立支柱扶持。

生育適溫攝氏 22-30 度。

以上內容摘錄自~台東洪記植物檔案

http://www.mrflora.com/bt_huanghuai_floribunda.htm

 

99年7月遇到結果的~~大花黃槐



101年5月初花開


大花黃槐果實種子圖

請仔細看~~其實我指的莢果尾端有突出尖尖的是 大花黃槐

福欣花園版主福欣 針對二者作比較~~

望江南外形與大花黃槐近似,兩者最明顯的差異在羽狀複葉的對數。
望江南小葉4-6對,大花通常3-4對;

莢果形狀也不同-望江南 扁圓形,大花,圓柱形。

當然,如果夠細膩的花,看看花形,兩者雄蕊形狀差異蠻大的。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u-0342/article?mid=-2&next=11078&l=a&fid=171

 

而我個人的觀察是

1.大花黃槐比望江南高些

下圖: 大花黃槐

 2. 除了 大花黃槐 小葉的對數 比 望江南 少

其實二者葉子的質感也有差

上: 大花黃槐(中心脈挺明顯的)

   下:望江南

3. 最後~~二者莢果差異挺大的

左-大花黃槐莢果圓柱形

望江南莢果較扁平

二者 種子長的挺像的

我手邊的~大花黃槐種子較深褐

望江南種子較圓些